- やさしい日本語
- ひらがなをつける
- Language
提供機器翻譯的多語言內容。翻譯準確率不是100%。關於JAC網站的多語言化
- 主頁
- JAC雜誌
- 如何與外國工人一起工作
-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的對應是?確認保險制度
- 主頁
- JAC雜誌
- 如何與外國工人一起工作
-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的對應是?確認保險制度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的對應是?確認保險制度
你好,我是JAC (建築技能人力資源組織) 的迦納。
建築業危險作業多,受傷風險高。
近來,外國勞動者增加,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該如何應對。
本次為您解說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的對應。
我們還將介紹保險制度和外國工人的職業事故發生情況,因此請務必將其作為未來的參考。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的對應是?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是受傷情況下的應對,與日本人的情況相同。
採取以下措施。
向勞災指定醫院提交“療養支付申請書”後就診
首先,安排在勞災指定醫院接受適當的治療。
為預防突發疾病或受傷,請事先調查好公司或現場附近的勞災醫院。
請務必讓日本員工一同前往醫院,努力將事故、受傷、疾病的癥狀等診察所需的信息傳達妥當。
如果只讓外國勞動者去的話,可能會發生信息傳達錯誤,無法到達合適的診療科,無法接受充分的治療。
另外,在異國他鄉生病或受傷會讓人感到非常不安。
在穩定精神方面,日本員工的同行也很重要。
如果附近有醫療口譯員等外國人就診時提供幫助的人會更安心。
在勞災指定醫院就診時,勞動者無需負擔醫療費。
在窗口告知工傷,工作災害時提交作為療養補償支付的療養支付申請書 (格式5號),上下班災害時提交作為療養支付的療養支付申請書 (格式16號之3),傷病痊愈前可免費接受療養。
另外,本資料請在厚生勞動省的主頁下載後攜帶。
如果您提前下載並將其放在公司或在現場準備它,如果您採取措施以防萬一,您將能夠快速響應。
另外,勞災指定醫療機構大多有準備。
錯誤使用健康保險時,需辦理手續,轉換為勞災保險。
另外,在非勞災指定醫院就診時,由於必須在窗口全額重建,所以需要自帶治療費。
日後向勞動基準監督署申請獲得勞災認定後,治療費全額退還。
工傷發生後進行“勞動者傷亡病報告”
勞動災害發生後,向勞動基準監督署提交“勞動死傷疾病報告”。
這與日本人接受勞災時的手續相同。
報告的提交期限因受勞災勞動者的休業日數而異,如下所示。
- 因工傷死亡時:事故發生後立即
- 因工傷停工4天以上:事故發生後立即停工
- 因工傷停工時間少於4天:每3個月(1~3月、4~6月、7~9月、10~12月)一次提交
提交處是管轄發生工傷事故現場的勞動基準監督署。
因為不是管轄公司所在地的勞動基準監督署,所以請註意。
申請勞災保險的支付
勞災保險需要支付申請。
這與日本人的勞災手續相同。
發放申請原則上由受災勞動者本人 (死亡時為遺屬) 進行。
但是,即使受災的是日本人,多數也是由企業代理進行申請。
特別是外國勞動者,因為資料復雜不明白,或者原本就不知道需要申請的事情,所以從資料制作到申請手續,日本人的工作人員都要好好支持。
外國勞動者生病或受傷時也適用保險制度嗎?
勞災保險是指因工作上的災害或上下班時的災害而受傷或患病時,進行必要的保險支付。
勞動基準法 (第8章第75條~第88條) 規定:「勞動者“因工遭受災害”,僱主應當給予“補償”。」。
因此,勞災保險費由企業全額負擔。
不論國籍都必須加入勞災保險,即使僱用的勞動者只有一人也必須加入。
例如,在特定技能基準省令第2條中,為確保特定技能外國人適用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特定技能所屬機關為勞災保險適用單位時,要求適當履行勞災保險相關保險關係成立的申報。
勞災保險以外的勞動者保險制度
除了勞災保險以外,還有用於勞動者的保險制度。
無論哪種,外國人勞動者也需要加入。
健康保險制度
加入健康保險的話,在被保險人或被扶養者生病或受傷接受醫療時,會支付醫療補貼或補助金。
被經常僱傭時需要加入,也適用於外國勞動者。
健康保險是民間企業的正式員工僱傭或滿足條件的打工時加入的。
※詳情請閱覽國民年金機構主頁。
不滿足條件的打工時,加入國民健康保險。
基本上只要在日本居留3個月以上,就可以加入。
因工作時間以外的疾病或受傷去醫院時,請攜帶健康保險證 (或國民健康保險證) 。
與日本人相同,自己負擔的治療費為30%。
厚生年金保險、國民年金保險
通過加入年金保險,勞動者在年老、殘疾死亡時,可以支付年金和補助金。
- 厚生年金保險:在適用事業所定期僱用期間
- 國民年金保險:無常用僱傭關係但已進行外國人登錄者
讓我們了解外國工人的職業事故發生情況
在外國勞動者增加的情況下,也確認一下在外國勞動者中發生了多少勞動災害吧。
厚生勞動省發佈的《2021 (令和3) 年外國勞動者工傷事故發生情況》顯示,建築業停工4天以上的死傷人數為934人 (2020年為797人),其中死亡人數為10人 (2020年為17人) 。
我們可以看到建築業的死亡人數很高,而制造業的傷亡人數為3,007人,職業事故發生最多,其中死亡人數為8人。
發生狀況為,“陷落、卷入”148件,“墜落、跌落”142件,“飛來、跌落”122件,死亡者的事故理由中最多的是“墜落、跌落”。
為了防止外國勞動者生病、受傷等工傷事故
當外國工人生病或受傷時,採取適當措施當然很重要,但首先防止疾病和傷害的努力也很重要。
首先,對外國勞動者進行母語安全衞生教育,加深對安全的理解。
邊進行業務邊進行指導,可能會導衹安全確認不充分,因此進行安全衞生教育等培訓時請另外抽出時間。
在現場的對應,可以列舉設置多種語言的標識。
一般的現場只有日語標記,最好設置多種語言的標識。
因為是在工作中看到的,所以需要一目了然。
關於安全衞生對策,JAC (建設技能人才機構) 制作了面向外國勞動者的影片。
請務必將其用於對外國勞動者的安全衞生教育。
【Youtube】 每個作業的安全衞生對策要點
如果外國勞動者受傷或生病時,為了進行適當的處理,最好事先告訴他們“疼痛的表現”。
“一跳一跳”或“刺痛”等表達方式雖然是日語特有的語言,但有助於準確表達癥狀。
「了解一下日語的“疼痛的表現”吧!也有很好地傳達疼痛的訣竅」中詳細介紹了傳達癥狀的“疼痛表現”和傳達疼痛的技巧。
請務必使用。
外國人勞動者認為去醫院的話費用會很高,所以很多時候稍微生病或受傷就會忍耐。
通過安全衞生教育,在努力防止生病或受傷等工傷事故的同時,也要正確告知保險制度的存在。
另外,平時與外國勞動者保持密切溝通,註意身體狀況等也很重要。
總結:外國工人的疾病和傷害得到適當的保險治療
外國勞動者在工作中或上下班途中受傷或患病時,與日本人相同的手續適用勞災保險。
但是,診察時必須有日本工作人員同行等,幫助患者接受適當的診療是很重要的。
除勞災以外,在生病或受傷時可享受醫療診療或支付的健康保險、厚生年金保險、國民年金保險等保險,外國人勞動者也必須加入。
雖然日本有完善的保險制度,但由於外國勞動者造成的死傷事故多有發生,因此也需要制定防止事故發生的制度。
積極採取措施提高安全意識,如安全衞生教育培訓,設置多語言安全寶獅等,是減少事故的第一步。
希望在建設行業接收特定技能外國人的企業,請隨時與JAC聯係!
※本文使用2023年4月的信息制作而成。
我寫了報道!
一般社團法人建設技能人才機構 (JAC) 管理部 (兼) 調研部主任
迦納元件
kanonomoko
愛知縣出身。
負責宣傳、調查研究業務,SNS中的人。
希望大家喜歡上日本,想把建設的魅力從日本傳遞到世界,為了能繼續成為被世界選中的日本建設業,SNS每天都在更新中。
此外,他還從事調查工作,例如在亞洲國家實施技能評估測試的可能性,並與每個國家的當地機構進行聽證會。